平顶山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事业单位 > 报考指导

2022年度河南省平顶山石龙区事业单位考试题型

华图教育 | 2022-05-12 00:38

收藏

2022年度河南省平顶山石龙区事业单位考试题型

  事业单位题型:综合管理A类、社会科学B类、自然科学C类、教育D类、医疗卫生E类,共计5类。考试内容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部分。

  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以白银市为例:

  ① 综合管理A类:常识判断(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填空、片段阅读、语序排列、句子填空)+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资料分析;

  ② 社会科学B类:常识判断25道题(历史、哲学、政治、文化、法律、经济)+言语理解与表达25道题(词语填空15、语序排列5、句子填空5)+数量关系10道题(数学运算5、资料分析5)+判断推理25道题(图形推理5、定义判断5、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10)+综合分析15道题(文章阅读);

  ③ 自然科学C类:常识判断20道题(科学、技术、社会、文化)+言语理解和表达25道题(词语填空10、片段阅读9、语序排列3、句子填空3)+判断推理35道题(图形推理10、定义判断5、类比推理10、逻辑判断10)+综合分析20道题(数学方法6、策略制定5、资料分析5、实验设计4);

  ④ 教育D类:常识判断25道题(教育、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自然、法律、科技)+言语理解与表达30道题(词语填空15、片段阅读9、语序排列3、句子填空3)+数量关系10道题(数学运算5、资料分析5)+判断推理20 道题(定义判断5、类比推理10、逻辑判断5)+策略选择(教育);

  ⑤ 医疗卫生E类:常识判断20道题(医学、社会、法律、文化、自然、科技)+言语理解和表达20道题(词语填空10、片段阅读6、语序排列3、句子填空1)+数量关系15道题(数学运算5、资料分析10)+判断推理30道题(图形推理5、定义判断10、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10)+策略选择(医疗卫生)。

  2、《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① 综合管理A类: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例如:会务安排、观点归纳等。

  ② 社会科学B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题型包括概念分析题、论证评价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

  ③ 自然科学C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④ 教育D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题目多围绕教育基础知识展开。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⑤ 医疗卫生类E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医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其中,医学基础知识占比60%,所有应试人员必答;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占比40%,分为中医临床、西医临床、药剂、护理、医学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六个类别,应试人员应根据报考岗位选做相应类别的试题。

平顶山石龙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2022年平顶山石龙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要欣赏诗词,须看诗词人“说话”的艺术。李义山的《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说如今追忆,惘然之情,令人不可为怀;却说可待追忆,即在当时已是惘然不胜了。如此,不但惘然之情,加倍托出,而且宛转低迴,馀味无尽。晏小山作《鹧鸪天》,写道:“醉拍青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此词写怀人念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而归信无凭,空对来书,流泪循诵―—此本相思之极致也,而词人偏曰:来书纸上诉说相思,何能为据?莫如丢开,枉费伤心之泪,话似豁达,实则加几倍写相思之挚。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如果直言白讲,“我如何如何相思呀”,不但不能感人,而且根本不成艺术。

要欣赏诗词,不能不提“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讲诗词的,自以他为代表。词他认为,诗有境界更佳,否则反是。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究其实际,境界仍然是我们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人们讲诗词时,最尚者是神韵。有神,方有容光焕发;有韵,方有言外之味,神与绘画密切相关,韵本音乐声律之事.可知无论“写境”(如实写照)还是“造境”(艺术虚构),都必须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否则不可能有神韵之可言。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境界,并非最高之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诗词呢?龚自珍尝笑不学之俗流也要作诗,开口便说“柳绿桃红三月天”,以为这俗不可耐。能说这句诗没有任何境界吗?不能的,它还是自有它的境界,问题何在?就在于没有神韵。东坡于同时代词人柳永,特赏其《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高处”何摇?不是说柳永写出了境界,而是说词句极有神韵。境界有时是死的,神韵却永远是活的。

要欣赏诗词,须稍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学艺术上的事情,遇见文学史上的掌故、佳话等,不能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杜甫称赞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有人硬说这是“贬”词、这实是诗圣老杜拈出的最高标准,析言之,即声清,意新,神俊,气逸。这是从魏晋六朝开始,经无数诗人摸索而形成的总结性的理论表述,如呆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又怎能谈到欣赏二字呢?

(选自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词典>序言》,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词人讲求“说话”的艺术。和直接抒情相比,“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表达的相思离恨之情更感人。

B. 要欣赏诗词,不能不提“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人们认为,诗歌的境界是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最“传神”的事情。

C. 境界有时是死的,神韵却永远是活的。苏轼“高处不减唐人”的评价,在作者看米,其实是在夸赞诗句极富神韵。

D. 有人误以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在贬低李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魏晋六朝以来形成的诗歌创作理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欣赏古典诗词,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B. 为了论证鉴赏诗歌要关注“说话”的艺术,文章引用了李义山、晏小山诗词中的句子。

C. 文章举龚自珍取笑不学之俗流与东坡赞扬柳永例子,论证了神韵在诗歌创作中豹重要性。

D. 为使论证的问题更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文章引用了大量诗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杏枝头春意闹”和“绿杨楼外出秋千”分别用“闱”和“出”展现了诗词的境界,可见诗词的境界总会通过某一个字传递出来。

B. 作为专用“境界”讲诗词的典型代表,王国维尤其重视诗歌的境界,他认为培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诗词有境界更佳。

C. 人们讲诗词时,最尚者是神韵。在创作中,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要写出只有神韵的作品,必须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D. 在欣赏诗词时,读者只要稍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学艺术上的事情,遇见文学史上的掌故、佳话,就不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

  ---------------------------------

答案

1. B    2. A    3. C

  ---------------------------------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项,“人们认为,诗歌的境界是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最‘传神’的事情”是错误的。由原文“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究其实际,境界仍然是我们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可知,“诗词有境界更佳”是王国维的观点,另外,“最”字于文无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A项,“文章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是错误的。文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可见诗词的境界总会通过某一个字传递出来”是错误的。由原文“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可知,“可见诗词的境界总会通过某一个字传递出来”于文无据。

B项,“他认为培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是错误的。由原文“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境界,并非最高之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诗词呢?”可知,“他认为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是作者的观点,与王国维的看法并不一致。

D项,“只要稍稍懂得”表述错误,由原文“须稍稍懂得”可知,“稍稍懂得”是必要条件;“就不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表述错误,由原文“不能都当作”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掌故、神话都不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

故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