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河南省平顶山郏县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要求
河南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要求:已确认缴费的应聘人员,于规定时间内,登录河南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准考证(A4纸)。应聘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考试地点、考场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本人有效身份证。
相关要求: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1,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相应核减该岗位招聘人数,直至取消该岗位招聘。未重新选报的,退还缴纳的笔试考务费。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对重复报名、不符合招聘条件、弄虚作假或违反招聘规定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应聘或聘用资格。
考试:
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应试者参加考试前应接受健康码查验及体温测量,健康码为绿码及体温测量合格的方可参加考试。应试者进入考点要服从现场管理,按要求佩戴口罩,注意保持距离,做好防范工作。根据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此次考试遵守当时防控要求。
招聘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笔试
1.笔试科目。本次统一招聘考试分为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三个类别。
综合类笔试科目包括《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教育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教育类专业知识》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卫生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卫生类专业知识》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时间安排。
上午9∶00—10∶30《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5∶30《公共基础知识》或《教育类专业知识》或《卫生类专业知识》
3.加分政策。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军区关于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征集力度的意见》规定要求,享受招聘笔试加分政策的大学生村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报名参加本次招聘,可在笔试总成绩上增加5分。大学生村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已公开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招录为公务员的,不再享受加分政策。符合加分政策的应聘人员于7月5日至7日凭持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进行加分资格审核。逾期未参加加分资格审核的视为放弃加分。加分人员情况经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用人单位审核汇总后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集中进行公示。
以上就是河南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要求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河南事业单位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河南华图教育官网!
2022年平顶山郏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井冈山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兴国土地法》
---------------------------------
答
案C
解 析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觉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干扰选项分析: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在所有解放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利度。《兴国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制定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题干的时间不符。
扩展知识
中国共经历三次土地改革,但最终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国有。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7.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