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河南省新乡县事业单位考试题型
事业单位题型:综合管理A类、社会科学B类、自然科学C类、教育D类、医疗卫生E类,共计5类。考试内容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部分。
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以白银市为例:
① 综合管理A类:常识判断(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填空、片段阅读、语序排列、句子填空)+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资料分析;
② 社会科学B类:常识判断25道题(历史、哲学、政治、文化、法律、经济)+言语理解与表达25道题(词语填空15、语序排列5、句子填空5)+数量关系10道题(数学运算5、资料分析5)+判断推理25道题(图形推理5、定义判断5、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10)+综合分析15道题(文章阅读);
③ 自然科学C类:常识判断20道题(科学、技术、社会、文化)+言语理解和表达25道题(词语填空10、片段阅读9、语序排列3、句子填空3)+判断推理35道题(图形推理10、定义判断5、类比推理10、逻辑判断10)+综合分析20道题(数学方法6、策略制定5、资料分析5、实验设计4);
④ 教育D类:常识判断25道题(教育、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自然、法律、科技)+言语理解与表达30道题(词语填空15、片段阅读9、语序排列3、句子填空3)+数量关系10道题(数学运算5、资料分析5)+判断推理20 道题(定义判断5、类比推理10、逻辑判断5)+策略选择(教育);
⑤ 医疗卫生E类:常识判断20道题(医学、社会、法律、文化、自然、科技)+言语理解和表达20道题(词语填空10、片段阅读6、语序排列3、句子填空1)+数量关系15道题(数学运算5、资料分析10)+判断推理30道题(图形推理5、定义判断10、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10)+策略选择(医疗卫生)。
2、《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① 综合管理A类: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例如:会务安排、观点归纳等。
② 社会科学B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题型包括概念分析题、论证评价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
③ 自然科学C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④ 教育D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题目多围绕教育基础知识展开。例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⑤ 医疗卫生类E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医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其中,医学基础知识占比60%,所有应试人员必答;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占比40%,分为中医临床、西医临床、药剂、护理、医学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六个类别,应试人员应根据报考岗位选做相应类别的试题。
2022年新乡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
正确答案
(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地影响。(任答三点得3分)
原因:社会时势的需要(民族危机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或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分)
(2)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分)
(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6分)
(4)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4分)
政治:民主政治的探索,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革命掀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分)
思想文化: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传播;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思潮。(任答四点得4分)
试题分析:(1)本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材料中我国报纸多产于产生于汉口、上海和广州等通商口岸或大城市中;“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一时报纸,兴也勃焉。”可以总结出中国人办报刊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外国人办报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能力。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关健语句可以归纳出梁启超所认为的“报馆所应尽之义务”: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健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4)做好本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从“现代化的特征”来分析;一是注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这个时间界限。结合所学知识和这两个关键点,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三个方面来概括归纳1895年到1919年中国的现代化的表现。
---------------------------------
暂无